2020年的开端,新型冠状病毒悄无声息地蔓延和爆发,从一个市到一个省,最后不仅国内,海外各国也无一幸免。而此次疫情中,95%以上的病例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在城市高速运转的背景下,人口规模的增长对提高经济产出效率和公共基础设施利用效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导致了新的人居环境问题和公共服务资源的供不应求。作为规划师和设计师的我们需要反思,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健康吗?如果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人类和星球的健康,那么是为了什么呢?
疫情后对健康城市的反思
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提出了“健康城市”的概念,将其作为面对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而倡导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战略。“一个健康的城市应该是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应该能不断地改善环境,扩大社区资源,使城市居民能互相支持,以发挥最大的潜能。”
我国作为世卫组织的重要成员国之一,是健康城市建设行动倡议的积极践行者。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医疗卫生状况得到长足进步,人均寿命从1980年代初的67岁已经延长到了2018年的77岁,这是非常突出的伟大成就。但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和流行病疫情的威胁,如地震、SARS、禽流感,以及此次的新冠肺炎,一再证明健康城市是个“易碎品”,如果不能时时小心精心保护,每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都可能让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次全球公共灾难教训值得反思,城市的抗灾性能要从顶层设计着手,无论从城市还是医院的角度,疫情后的建设都应该有平灾结合、平疫结合的思想,只有系统性的规划设计,城市和医疗建筑面对类似灾害时才能从容应对。
健康医院设计策略的思考
医院应该是城市单元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把整个城市比喻成人体,那么医疗系统就相当于人体的免疫系统,确保城市的健康运转,医疗资源规划布局与城市发展始终需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经历此次新冠疫情的考验,如何高效地整合医疗资源、丰富医疗服务供给、加强风险应对的弹性和韧性、改善医疗环境和服务品质,将是未来健康医院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了全周期、前瞻性、可变性、适应性的基本设计原则。
首先,在顶层规划上完成分级诊疗体系。一直以来,优质的医疗救治资源多集中于市区级大型医院,公众对基层医疗资源缺乏信任,导致患者涌入大型医院,一号难求、一床难求等医患矛盾突出。只有完善医疗体系内部分工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将轻微病症患者的医疗服务向社区转移,在补充二级医院数量有限、空间覆盖有限的局限性的同时,分担大型医院的就诊压力和重病治后恢复的压力,使医疗资源得以高效利用。
其次从城市规划角度上,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做好公共卫生应急。在疫情出现之前,大多数传染病医院都门可罗雀,收益甚微,疫情后盲目过度地建设传染病医院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我们可以在城市用地功能的规划阶段,尽可能地考虑医疗用地本身及其周边用地功能的设置,将护理性场所靠近医院建设,以便获得医院方面的医疗支撑,并方便患者转院,建立连续护理的大健康概念。这种护理场所具有通用型、可转换、功能可使用性、可衔接的特点,平时作为康复机构、补充床位的不足,战时便于转化为传染病医疗机构。新加坡有很多综合医院与社区医院联合建设的案例,在此次疫情中,社区医院床位很好地补充了床位的缺口。此外,还可以在医疗用地的周边规划部分城市公共绿地,既可改善周边的环境,也可作为用地储备,用作远期满足医疗体系建立中未预见功能的发展用地。
在医院建筑的前期策划中,针对不同规模的医院采用不同的设计策略。对于大型和超大型医院,我们可以将传统的门诊、医技、住院功能模式加以拓扑,化整为零,形成以病种或器官系统为单元的医疗中心模式,使得大而长的流程变得小而专,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和私密性。每个分中心采用“独立门厅”的设置,配套部分医技科室,在场地的中心位置布置专门的共享综合医技楼,既可保障独立运营体系,又可资源共享。
在总平面的布置上首先要做好合理的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根据分级分区防控的原则,对场地划分为高危区域、中危区域、低危区域、安全区域,面对不同规模的公共卫生危机,针对性地管控、弹性应对各等级疫情。同时对三个等级的风险控制区域实行有效的分离与管控,确保院感流程的合理性,三个风险区都有单独的出入口,确保了最大程度的医患流线、洁污流线不交叉,确保院感安全。
在医院规划中应预留应急用地,辅以市政管线接口打造“医疗白地”,最大程度满足平疫转换和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群死群伤突发事件的急诊急救与危重症治疗。既可实现火神山医院模块的搭建,也兼容移动方舱、应急指挥、分诊筛查和应急物资周转。“医疗白地”可实现响应不同应急等级的弹性组合,兼顾了韧性适应与弹性生长。
在建筑平面设计的角度,未来的医院设计也要有一个弹性设计的概念。比如功能布局要为未来改造留有余地,综合医院即使没有按照传染病的方式来设计,但通过弹性设计可以预留改造的空间,在非常时期,可以迅速将部分空间转换成具有一定收治传染病能力的医疗单元。住院楼的平疫转换,以平时为主,自然通风采光,预留转换条件,疫情时可快速转换成传染病医院住院楼。
这次疫情让室内空间设计重新回归到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通风质量、光环境、便捷人流、快速疏散等实用功能当中。而相应的我们就要在空间标识导引、空间陈设布置、空间光环境、空间空气质量这些细节性的设计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让设计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追求风格。
通风被指出是控制病毒性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在新的医院中应十分重视自然通风,在医院规划中顺应城市主导风向豁开一条中央景观内院——“生态谷”,环绕其间均采用室外廊道连通,利用被动式通风技术改善医疗内区的就诊环境。能将自然生态的思路以新的形式应用于未来的医院,不仅可控制传染病的蔓延,还有助于节约能源。同时通过堂、庭、院、廊、弄等园林空间手法,可营造出具有人文气息的现代化治愈空间。
建筑主体更与当地景观及周边设施紧密结合,并引入多样化的开放空间,通过将屋顶平台花园与景观及第五立面设计结合,创造三维绿化系统,令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建筑内部享受“可观、可闻、可品、可憩、可赏”的绿色疗愈空间,传达给患者放松、自然的感觉。
在公共区域,应为患者及家属创造舒适休闲的公共环境。咖啡厅、书吧、礼品店、医用辅材店等一应俱全,茶与咖啡烘焙的香气取代了以往医院的消毒水气味,以舒缓患者的就医压力。
病房应充分考虑日照、采光和周边自然环境因素,确保每个病房拥有充足的自然光照和通风。标准住院病房通过空间布置,可兼顾医院方对单床、双床,甚至是三床的弹性运营,也满足了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
门诊区可采用标准模块化设计,每个门诊配套了两个层级的等候区,不仅有效规避了传统医院拥挤嘈杂的不良等候体验,也为患者提供相对安静、舒适和富有艺术气息的诊区环境。
标准诊室为医生和患者分别设立了独立的出入门设计,诊间检查床安装遮挡帘,施行“一医一患一诊室”原则,充分尊重患者隐私。
配套设计,特别是卫生间,从设计上建议采用无门形式的平面布局,减少人员交叉接触;干湿区分离,独立的残疾人卫生间与清洁工具储藏间,保证房间内的通风畅通;还应完善配套设施,如设置母婴室等,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
为降低人们触碰公共设施、机关的概率,建筑内部的构建尽量采用自动感应装置,如开关、门把手、水龙头等,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本次疫情发生以来 “火神山”与“雷神山”医院的快速建造震惊了国人也震惊了全世界,也让大众看到了应急情况下装配式建造形式的优越性。装配式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构件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以及运维智慧化等优势。未来装配式建造形式必定会得到更大力度的推广与运用。可拆卸装配式的医院诊室、病房、走廊等标准化单元的设计研究与生产,使医院系统做到模块化、预制化、装配化,以保证医疗硬件的普适性,包括可拆卸、可回收、可移动、可重复利用等。未来国家和城市可建立若干战略储备库进行平时的储备,以备不时之需,满足各种突发灾害的应急响应。
通过医院的信息化系统,让患者获取就医信息,进行咨询分诊、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手续以及进行医疗信息咨询的功能,同时还可运用到病房、远程会诊、智能物流、远程探视等各方面,甚至会改变整个医院的布局及运营方式。
结语
此次疫情对我们是重大的考验,暴露出来现有医疗设施的大量问题,我们应该认真梳理,结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运用,设计出适合后疫情时代的健康医院。
设计师的职责和医护人员一样,永远要面对新的挑战,探索更好的解答。人类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止,和病毒的斗争仍在继续,我们也一直在路上。10年前的上海世博会上我们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10年后,经过此次疫情的考验,我们希望通过设计让城市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