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栏目分类>

三甲医院医学博士写的看病神文,终身受用~

发布时间:2018-03-06 10:24    作者:星立方科技     浏览次数:
文章摘自:筑医台资讯
        我们经常在感觉不适的时候纠结要不要去看医生?选择急诊还是门诊?什么时间去医院人少点?看病前要准备什么?如何让医生更好地帮到自己?

上海市徐汇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博士写了篇神文教我们“学会看病”!非常值得收藏和分享!
 
该看不该看?
        人的身体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而且这种能力很强,显然比电脑和汽车厉害。有些疾病并不需要治疗,有些疾病是有“自限性”的——也就是时间到了自己就好了。
        不过,能够发生在人身上的疾病,也是伴随人类进化了同样长的时间,也不是等闲之辈。
        如果自己身体不适,是扛着,还是去医院就诊。这是个问题。
 
        1.如果器官的功能受损,需要立即就诊
        眼睛的功能是用来看东西的,突然看不见了,应该马上看医生。同理,突然听不见了,四肢运动突然出现障碍……
 
        2.不能忍受的疼痛
        疼痛是身体发出的火警,不要去挑战疼痛。如果遇到不能忍受的疼痛,应该尽快就诊。比如腹痛、胸痛、眼痛。需要提示的是,即使你到了医院,通常医生也不会立即给你止痛。疼痛是火警,是了解身体状况的重要信号,没有人会在消灭火灾之前,先把附近的电话线都砍了。
 
        3.反复发作的不适
        老毛病了,忍忍就过去了——大部分的癌症就是这样度过了无人骚扰的童年期。对于反复出现的不适,应该认真注意诱发的原因、缓解的方式。
        对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年龄,50岁的,最好去看看,免除后患。
 
        4.已经处于某个疾病进程中,但是感觉突然发生了变化
        大夫可能已经告诉你这个病没什么,过几天自己就能好,开始的时候,感觉也是一天比一天好,可是今天突然恶化了,那么最好再去复查一下。
 
        5.别人看出来的疾病
        通常不用着急,人类的身体有发达的自我检测系统,如果自己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多半没有太大的问题。(注意:医生经过身体检查发现的除外,比如身体上的包块之类的)
 
        6.定期体检是必要的
        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保护,兄弟靠不住、组织靠不住。
 
急诊or门诊?
 
        一般医院都有急诊和门诊。
        急诊是给紧急需要救治的病人准备的。
        门诊则是给不那么紧急的病人准备的。
        急诊的设置是为了使病人在短时间内脱离危险,因此配备的药品都是应急的、速效的,配备的检查手段也是基本的,能够快速做出判断的。
        所以,如果你得的是不那么紧急的病,甚至是慢性病,其实在急诊,并不会有很好的诊断效果。
        不要仅仅因为白天上班,不好请假,而在晚上去看急诊。你得不到最好的药物,不能完成最好的化验检查和辅助检查。身体是自己的,不要为了不请假而放弃给自己最佳的诊断和治疗,又侵占了分配给急症患者的医疗资源…

        需要去急诊看的病:
        1.刚刚发生的疾病。
        一个病已经得了三天了,还跑到急诊去看,我会态度很好的在心里痛骂。
 
        2.这个疾病可能在8小时内使器官的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突然发作的腹痛、胸痛、眼痛、头痛,还是应该到急诊看看先。

        看门诊的时间
        我国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很小的可能性,乘以13亿,都是无比巨大的数字。
        任何你觉得合适的时间,一定是门诊人多的时间。
        1.一定要避开三个时间
        星期一上午,星期一上午,星期一上午
        只能用人海茫茫来形容。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在星期一上午看病
 
        2.通常来说上午看病的人多,下午少,周一多,周五少
        到了周五的下午,基本看病的人就很少了。看来辛勤的工作有益于身体健康。
 
        3.恶劣的天气
        刮风下雨是看病的最佳时机,雨越大,人越少。其实,天气对许多人的出行,并没有太大影响,如果工作很忙,需要在短时间内看个病,然后赶紧回去上班,最好是在下雨的天气去看病。
 

看病前的准备
 
        相信您已经选择好了看病的日期,下面介绍一下看病前的准备。
 
        1.回顾历史
        请在看病之前,回顾一下您的病史,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病?发病的时候自己有什么感觉?如果有时间,请用本子和笔写下来。
        回想一下是否对药物过敏。药物过敏史对于医生非常重要。如果您在以前用某种药物出现过严重的不良反应,请记录下来,请医生在您最常用的病历封面上写下过敏的药物名称。
        回忆一下曾经接受过的治疗,以及正在使用的药物,和它们的商品名称。如果您还能找到药物的说明书或者空的药瓶或者剩余的药物,请带上它们。
        带齐以前的病历记录,曾经做过的检查结果。每次看过病后,也请收好所有的检查结果和病历,有些检查结果是由热敏打印,时间久了容易褪色,请复印一份保存。
 
        2.准备行政用品
        带上信用卡和足够的现金,有些医院不支持刷卡。另外需要提防小偷。
        带好身份证、社保卡、医疗蓝本、退休证、离休证、医院的就诊卡等等一切跟医保可能有关系的东西。
 
        3.安排好病假当天的事务
        请好病假,安排好当日的工作。
        最好能够找个比您更健康的伙伴陪同您去看病。
        预计前往的时间,不要在上午11点以后,或者下午4点以后才去医院挂号。因为,恐怕没有号了,或者虽然看了医生,但是到需要做检查的时候,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其他的科室已经没人了。
        查询一下当日的天气。天气越恶劣,看病的人越少。
 
        4.选择合适的医院
        如果您已经具有相当的医学知识,您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来选择医院。
        一般社区医院和二级医院都非常的清净,去看病取药会很舒适。建议您首先去社区医院或者临近的二级医院就诊,至少可以获得相应的医学建议和转诊建议。
        当您选择了三级甲等医院看病,也就意味着选择挂号难、看病难。
 
        5.挂号
        没什么好说的,太难了,甚至对于医生自己看病也很困难。如果是外地病人到另一个城市看病,而且要看某个特定的专家,试试提前在网上预约之类的方法,免得到了以后挂不上号。
 
        6.调整心情
        得病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是人总是会生病的,迟早也是要病死的。所以疾病降临到自己身上,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去医院看病,并不能一定能够治好。实际上,给您看病的医生,最后一定看不好他自己的病,100%是病死的。
        与您的医生合作,共同对抗您的疾病。
 
        7.检查确认上面的各种准备事项,带齐所有的东西,出发
        如果能战胜疾病,就借助医生的力量一起战胜它,如果不能战胜疾病,那么从医生那里学会如何与自己的疾病共存。

怎样与医生交流?
 
        1.您与门诊医生接触的时间
        如前所述,当您选择了就诊于三级甲等医院的时候,您也就选择了挂号难和看病难。
        同时也意味着其他的病人也同样面临挂号难和看病难的问题。为了尽可能的缓解这些问题,一位医生会在出诊时间内看尽可能多的病人,特别是专家,有可能今天额定的挂号量是看20位病人,但是通常会因为外地病人、可怜的病人、重症的病人、有权有势惹不起的病人而加号到30甚至40个。
 
        如果上午的门诊是30人,从早上8点看到12点,共4小时,中间没有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那么平均接待每位病人的时间是4*60/30=8分钟。不错,这就是您凌晨爬起来,裹着军大衣在医院挂号室门外在寒风中等了三个小时以后挂上号,又从上班起等了3小时以后换来的就诊时间,8分钟,平均值。
         
        还不够准确,这8分钟并不是您坐在诊室内和医生交流的时间,在形成初步诊断以后,医生会给您安排一些检查,大多数是当天就能够完成的,所以您拿着化验单检查单做完检查以后回到医生那里,还要再给他看结果。想必您已经注意到了,在您等候过程中,总有些人没拿着挂号条就冲进了医生的诊室,其实那些很可能是做完检查给医生看结果的病人。
 
        也许您会非常好心地帮助医生维持就诊的秩序,坚决制止那些加塞儿的人。我建议尽可能在诊室外进行,也许您一把拽出来的是那个刚刚跑了几层楼憋了半天尿才做完B超想拿给医生看结果的病人,他也只有平均8分钟的时间与医生交流。
 
        2.与医生说话
        不论您是看中医还是看西医,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西医讲究问病史和查体。医生都需要和您交谈才能够知道您的疾病是怎样的。我们的身体里布满了各种自检的信号线,它们会将身体的损伤通过它们自己的语言向您的大脑做汇报,比如疼痛、酸胀、无力、烧灼感、异物感。请向医生报告这些感觉,他才能帮助您。
        中医不是仅仅切脉就可以摸出您是什么病,西医也不是仅仅靠CT、B超、化验单就可以知道您是什么病。诊断疾病就像是CSI做调查,全面的证据才能指认真凶。
        虽然很少,但是确实有一些病人到医生面前一句话不说,手一伸或者脸一挺,医生要先猜出他的主要症状和不舒服,说对了以后,他才继续看病。从前我出门诊,在相对闲适心情也不错的时候会陪着他们玩一会,答对的话他们会很心服口服的。
请大家务必都记住,时间只有8分钟。
 
        3.区分事实和判断
        请尽可能学会区分陈述事实和判断,区分这两点是需要极高的知识和智力的,而且稍微不小心即使具有极高知识和智力的人也可能混淆。
        如下是事实陈述:“我眼睛红”,“我发烧最高到39度”,“我嗓子疼”。
        如下是判断陈述:“我眼睛发炎了”,“我发烧很高”,“我上火了”。
        除非是在精神科或者心理门诊,否则请您尽可能陈述事实。
        对于您的感受,请按照不舒服发生的感觉或者表现,以及它们发生的时间来描述,比如“尿尿尿不出来3天”是非常好的描述,而“尿不出来很久了”则仍然没有给医生提供足够的信息。我的建议是
        慢性病请精确到年或者月,比如“运动后胸闷5年”。
        近1-2年发病的,请精确到月,比如“双眼视力下降6个月”。
        近1个月内发病的,请精确到日,比如“尿尿尿不出来3天”。
        急性病请精确到小时,比如“左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1小时”。
        如果您有数字能够描述您的病情,请尽可能告诉医生数字。比如,“这个星期我的血糖最高到过13”,但如果您仅仅说“这个星期我的血糖很高”,那得看您跟谁比了。
        对于医生的提问,特别是有“多少”这样的关键词的提问,请尽量以数字回答。不过很遗憾,通常当我问起“您得高血压多少年了?”80%以上的回答是“很久了”。
 
        4.疼痛与痛苦
        看病,哪怕是急诊,医生不会马上给您解除痛苦。
        疼痛,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礼物,虽然那是无人想要的礼物。疼痛是身体发出的火警,是诊断疾病和判断疾病进展的重要信号,是您生病的身体部分直接向医生的报告。
        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医生是不能够帮病人止痛的,就好像没有查明报告火警的位置,我们不可能把火警的电话轻易挂掉。也许您或者您的家人在检查床上疼得死去活来,医生还是会冷漠的用手摸这摸那, 甚至使劲压一下问您是否更疼,此时也请告诉医生您的感受。
        另外,值得说明的一点,也需要向低年医生强调的一点是,那种显示出痛苦,大声叫嚷的病人,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有强大的生命力,而另一类苍白的悄无声息的病人,却更有可能有生命危险。所以当您在急诊看到医生不顾您大声叫嚷的同伴,而去看另一个悄无声息的病人时,不要去阻挡医生。
 
        5.态度
        如果您收入不高,生活不充裕,请直接跟医生说,相信很多医生会和我一样给您选择相对便宜的药品和治疗。不过同时相对便宜的药物也意味着疗效,特别是副作用的不同。
        如果您在路上堵车,找不到停车位,在挂号室门前受冻,坐在门诊等候一上午无所事事,请尽量不要将怨气宣泄在那个为您看病的医生身上,他在上班路上一样堵车,一样找不到停车位,您在挂号室门前受冻的时候,他在病房检查住院的病人,您在门诊等候的时候,他在诊室里奋力看病。
        很多时候医生的态度是由科室决定的,越是紧急和危急生命的科室,医生的态度越冷漠甚至恶劣,在急诊室不可能有医生和颜悦色地跟家属说话,有且只有厉声命令家属去做什么。医生不会也不应该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对待,事实上很多医生不敢给自己的亲人做手术,因为感情因素可能会影响判断。
        希望您能明白,医生的态度与医学水平没有直接的关系。
 
        6.期望
        相当多的疾病是不能够消除病因的,比如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青光眼、类风湿……现在的医学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医生能够提供的是尽可能控制疾病进展的方法,使疾病无害化,血压降低到正常值,意味着您几十年以后死于脑出血的可能性要减小;眼压降低到目标眼压,意味着您丢失视野的速度能够减慢,甚至停止。您能够在医生这里找到的不一定是战胜疾病的方法,而往往是学会如何与疾病共存,共同生活。
        新闻或者报纸上出现的某个疾病的治疗“希望”,并不等于真正在医院就可以给您用上。医学是非常保守的学科,一种治疗方法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研究才能确定下来,一种新药上市至少要经过十年的实验和审批才能够进入医院的药房。
        即使是经过那么多年的研究确定下来的治疗方案,仍然不可能100%的保证治好您的疾病,绝对不可能。治病和修车不一样,不是您交了钱,就一定可以拿到一辆修好的车。
        请您一定记住:花了钱,绝对不可能得到保证治愈,绝对不可能保证没有风险。
        万一你得到了医生这样的保证,说明:
        a)医生在安慰你;
        b)跟你说话的压根就不是个医生。
 
        7.知情同意
        如前所述,您绝对不可能得到保证治愈,绝对不可能保证没有风险。在侵入性的操作治疗或者手术之前,医生会给您看一个知情同意书。这个知情同意书就像是您在购买股票、基金时听到的“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一样,是要告诉您可能发生的危险的。
        (1)知情同意书上写的每一种风险,都是真实发生过的,至少有一个真实的病人,真真切切地经受过这样的痛苦。
        (2)知情同意书上写的出现的风险,一旦发生,医生也会继续全力地帮助您。
 
        8.不证自明的公理
        (1)人都是要生病的。
        (2)人都是要病死的。
        也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常人和病人,甚至癌症病人之间的区别,只是5年生存率有所不同而已,而且都小于100%。
 
        来源:杏仁医生,筑医台资讯精编出品。

友情链接:

筑医台 新浪微博 高晶板吧 集成吊顶吧 铁建商城 慧聪网 九正建材网 阿里巴巴 中国建材网 中国建材采购网 中国建筑装饰网 深圳设计总院 西安苍龙
18186209835
* 姓名:
Q Q:
* 手机号码:
电子邮件:
留言主题:
留言内容:
留言时间: